以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为沼气发酵原料,加入复合菌剂进行堆沤预处理后入池,不仅大大提高了沼气产气速率和产气总量,而且延长了产气周期,实现了秸秆生产沼气。该项技术居国内领先,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组织在全国适宜地区推广应用。”日前,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在江西吉安主持的秸秆沼气技术鉴定会上,专家组做了如上的结论。
据介绍,江西省吉安市农业局从2006年开始,相继在吉安、安福、泰和、万安等地开展以稻草为原料生产沼气的对比试验和试点应用。两年来,开展了3540个单体、双连池秸秆沼气试点,同时开展了3个秸秆沼气集中供气试点。
农业部从2005年开始,就组织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了秸秆沼气技术(也称秸秆生物气化)研发与示范,并且在赣、鲁、苏、浙、川、豫、京、冀、辽、黑和大连市等11个省市的100多个县进行试点示范。
户用秸秆沼气一般是一个8立方米左右的沼气池,一次投入500公斤秸秆。秸秆入池前粉碎成5厘米左右,加入1公斤复合菌剂堆沤2-3天,为提高产气效率,有的还加入10-15公斤的碳铵。该项技术与常规稻草发酵和人畜粪便发酵相比,其产气率分别提高了30%以上和6.8%,正常产气时间分别提前了4-8天和1天以上。同时,延长了产气周期,8~10个月换新料一次,有的沼气池甚至维持正常产气12个月,实现了秸秆产沼气高效、稳定和持续运行。
秸秆沼气集中供气技术,是以自然村为单元,建设沼气发酵装置、储气设备,通过管网把沼气输送到农户家中。与其他秸秆气化相比,具有更多优势:一是热值高。沼气每立方米热值5500大卡左右,而秸秆热解气化产生煤气每立方米热值只有1200大卡左右;二是效益高,无污染。秸秆沼气作燃料,产生的沼液、沼渣作肥料,使秸秆得到更有效的资源化利用;而秸秆热解气化会产生焦油,处理不好会造成二次污染;三是管理方便。秸秆入池连续发酵达半年以上,无需每天二三次启动机组,可达到常年产气,时时有气,初始投入和日常管理成本大大降低。
据介绍,秸秆沼气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;一是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;二是进一步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;三是有利于秸秆还田,有效培肥地力和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;四是有利于改善农家庭院卫生状况。下一步,农业部将完善有关技术、产品和设备标准,强化服务体系建设,逐步扩大秸秆沼气技术的示范推广规模,推进农村沼气又好又快发展。